玉溪日报 玉溪网        玉溪+    
版面大图 上一版    下一版
  2023-10-11   A06版:六版 往期回顾 搜索 返回列表
为民族瑰宝增色的歌谣与长诗
——玉溪民间文学集成四十年回眸(二)
作者: 来源:玉溪日报 字数:2226
□  崎松
    
歌谣三千首,最多是情歌
      从前我们在山头上唱歌,
      歌被大风吹走了;
      过去我们在江边上唱歌,
      歌被江水冲走了;
      现在我们在寨子里唱歌,
      毛主席派人来记录下来;
      今后不愁古老的歌谣会消失了,
      可以传给子孙万代。
                                    ——彝族民歌
    玉溪收集整理编印的10本民间歌谣,总计约有3000首,分类齐全。包括时政歌、生产歌、习俗歌、祭祀歌、情歌、儿歌、山歌等,和全国各地一样,其中以情歌的数量最多。
   《彝族阿哩》,戈隆阿弘、宋自华收集整理,四川民族出版社1998年1月出版。包括抒情阿哩、叙事阿哩(长诗)两类,有15600多行,记录了流传在玉溪市和红河州的彝族民歌。抒情阿哩中又细分为“传调”“约伴”“初交”“试情”“热恋”“定情”“分别”“思念”“觅情人”“婚俗”和“上坟调”等,所以影响较大。
   《云南回族歌谣》,崎松收集整理,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年7月出版,收录了流传于云南的回族历史歌谣、习俗歌、情歌、儿歌等86首,受到学术界和回族群众的高度重视与好评,本书中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作品被选入了《云南省民间歌谣集成》。
   《花腰傣古歌谣》,新平县文化馆的刀明贵、周红芹收集整理,县花腰傣文化研究学会编,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年12月出版。包括创世歌、祭祀歌、迁徙歌、劳动歌、习俗歌、情歌、儿歌等,共收入作品100首,不论是历史价值还是艺术价值都比较高。
   《元江哈尼族古歌谣》,元江县哈尼文化学会、县志办合编,2005年10月内部印刷。包括创世歌、迁徙歌、习俗歌、祭祀歌和情歌、儿歌等,共收录63首。
   《阿苏者山歌》(一辑、二辑),由张培学(现任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拉祜族)搜集整理,分别于2020年、2022年内部印刷,收录山歌500多首。
    白族民间歌谣《心上人》,崎松收集整理,曾荣获云南省民间文学优秀作品奖。其中的哈尼族民间情歌《叫月亮》,经音乐工作者按原调加工谱曲,作为女声小合唱作品参加全国歌曲比赛并获奖。
    玉溪的民间歌谣,如傣族唱的《叫谷魂》;汉族“办灵”唱的《教金童玉女》、闹新房唱的《闹房歌》等,许多人听到都耳目一新。人们常说云南少数民族的孩子聪明可爱,“只要会走路就能跳舞,只要会说话就能唱歌”,这是一点也不夸张的。

云南彝族最长的民间叙事长诗    
    少数民族的民间叙事长诗,犹如汉族的长篇小说,在本民族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所以,玉溪市在进行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谚语集成的同时,对叙事长诗也进行了抢救发掘和整理,这是顺理成章的事。
    从这些年收集的成果来看,在玉溪市有聚居地的8个少数民族中,彝族的蕴藏量最为丰富,全市编辑出版的6本民间叙事长诗中,收录到长诗20部,彝族就占了17部,另外是哈尼族2部、傣族1部,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云南省的彝族民间叙事“长诗之王”是在玉溪找到的。
    彝族民间叙事长诗《董永记》又名《董永与七仙女》,主要流传于新平县老厂乡、新化乡一带。清代的彝文抄本由老厂乡白家保收存和传承,它是在汉文《董永传》的基础上进行改编再创作的,全诗原文长达11000余行60000余字。2016年4月云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16开精装单行本,加上汉译文字,共有788页,它是我国彝汉文化交流的结晶。
    这部长诗由普学旺、赵宇、普译南译注,共有20个部分,详细记录了董永卖身葬母、与仙女成亲直至获得荣华富贵,最后被封神的全过程,长诗不仅描写细腻、内容生动、情节精彩曲折,而且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价值,因此被定为云南少数民族古籍珍本,并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出版的《云南少数民族叙事诗全集》,收录了流传在玉溪的彝族叙事长诗共6部:除了《董永记》外,还有《门拜歌》《鲁巴林与都荻莺》《洛贝》《彝吉喜花妮》《何歌上李规》。其中:第2、3、4部由崎松、万山收集整理,第5部由崎松、勒黑收集整理,第6部由白佑佐、宋自华收集整理。
    傣族叙事长诗《南娥洛桑》由李存仁(傣族)、白玉龙(彝族)收集整理,这部长诗和后来新平县刀明贵(傣族)、陈振中整理的《龙桑与南娥》是分别流传在两个县的同一首长诗的不同版本,后者内容更加丰富,行数也增加一倍。
   《阿普笃慕》虽是一部很好的彝族长诗,但它是峨山作家柏叶创作的,故没有列入民间文学作品6本长诗统计之内。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6月出版的《中国民间文学大系·长诗》(云南卷)中,玉溪市收集整理的《门拜歌》《鲁巴林与都荻莺》《洛贝》等4部彝族长诗和傣族长诗《龙桑与南娥》再次作为精品被选入其中,这是非常难得的。这些叙事长诗中,最有特色的一部是《洛贝》,其与众不同之处,唱的不是爱情故事,是以布谷鸟(阿鸡谷)作为长诗的主人公加以歌颂的。“我们栽种的节令是布谷给的。我们的粮食呀,是布谷给的。我们的身子啊,是布谷给的。美丽的布谷哟,像金子一样发亮。我心上的阿鸡谷哟,一辈子也不会忘。阿鸡谷的恩情哟,彝家子子孙孙万代传。唱阿鸡谷的歌哟,我九十九天也唱不完。”
    在玉溪市的民间叙事长诗集中,只有2本是市民委(市民族宗教局)翻译的彝文古籍《吾查们查》和《尼祖谱系》,内容为彝族的丧葬习俗歌,而其他作品全是根据民间诗人口头传唱的录音记录整理而成。
    玉溪民间文学集成和全省、全国一样,走过了艰辛而漫长的40年,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绩。今后,玉溪民间文学工作还有很多要做:统一的县卷本民间歌谣没有汇编出版;还要不断挖掘遗漏作品;特别要加强理论研究,至今为止,玉溪还没有一部研究民间文学的专著问世。现年87岁的笔者坚信,玉溪民间文学将来一定会结出更丰硕的成果。
玉溪日报社版权所有  滇ICP备:08100907号-4  滇公网安备:53040202000160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877-2058846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77-2058846  举报邮箱:1470154883@qq.com
地址:玉溪市玉兴路120号玉溪日报社  邮编:653100  电话:0877-2058846  传真:0877-2058846
技术支持:玉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