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刘元江 姜昶 黄光敏)为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深入推进文明村镇创建工作,近年来,华宁县通过多项举措,广泛动员,积极行动,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不断提升乡村“颜值”,增强群众幸福感。 走进宁州街道甸尾社区沙果村小组,村内的道路干净整洁,房屋错落有致,各家房屋墙上的农耕手绘图将村子装点得分外美丽。村前治理一新的河道内流水潺潺,河岸上鲜花盛开,绿树成荫,构成了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 近年来,沙果村抢抓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的良好机遇,积极整合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六必拆”、龙潭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等项目,拆除了131宗、1.2万平方米危房、烤房和沼气池。同时,在村内建成了小广场、小花园、小菜园等“八小工程”、修建了休闲景观亭,在村外实施了河道治理。村民的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走进宁州街道上村社区青龙潭小组,到处可见令人惊喜的场景。沿着宽敞的道路往前走,家家户户门前种满了花草,小花园、小菜园随处可见,老人们在新建的小花园里聊着家常,整个村庄呈现出一派安居乐业的繁荣景象。 近年来,青龙潭小组坚持以村内人居环境整治,补齐村内基础设施短板为主,并通过“党支部牵头+群众参与入股”方式,探索发展食用菌种植、畜牧养殖等产业。居住环境变好了,村容村貌变美了,还有了产业支撑,住在这样美丽的村子里,村民的生活也越来越幸福。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仅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修课”,更是关乎群众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必答题”。近年来,华宁县委、县政府认真落实省、市部署要求,全力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落地落实。先建机制、后推工作,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作为党政一把手工程,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提高生活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处理水平。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盘活农村危旧住宅、废弃宅基地等低效建设用地,整合出更多发展用地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