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佟薇 赵明波)通海县九龙街道水塘村是一个哈尼族、彝族聚居的小山村,为进一步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今年4月,九龙街道申报实施了水塘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项目。经过3个多月的建设,水塘村旧貌换新颜,一个“布局合理、产业兴旺、设施完善、环境优美、人民安居”的美丽新农村展现在眼前。 水塘村有390户1208人,哈尼族、彝族占95%。水塘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项目共投资104.91万元,通过实施道路硬化、排水系统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标识牌设置及民族团结示范户创建,进一步提升村民的居住环境和幸福指数。 长1000米、宽6米的进村道路是水塘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项目的“重头戏”。今年4月以前,这条路因路面狭窄,货运车辆难以通行,阻碍了水塘村新农村建设步伐。 “这条进村道路原来才有2米多宽,现在借着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项目,把路面扩宽到6米,改善了交通状况,为下一步村庄规划打好了基础。”九龙街道水塘村委会副主任赵有明说。 沿着蜿蜒的山路,不一会儿就到了水塘村三组——新寨,映入眼帘的是一幢幢白墙黛瓦的新民居,房屋外墙上一幅幅富有民族特色的彩绘别具一格。村头的绿树下,三三两两的村民正在纳凉、闲聊…… “我们村现在好在了,道路硬化了,村内进行了绿化、美化、亮化,邻里之间相处和睦。”村民李祥明说。 自实施水塘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项目以来,九龙街道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精心组织、群策群力,让水塘村美起来、强起来、富起来。 “下一步,水塘村将充分发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的作用,依托生态环境优势与特色民俗文化,发展户外旅游观光,打造田园综合体,助力乡村振兴。”九龙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赵明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