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日报 玉溪网        玉溪+    
版面大图 上一版    下一版
  2022-07-13   A04版:四版 往期回顾 搜索 返回列表
架起各族群众健康服务“连心桥”
——玉溪市卫生健康系统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综述
作者: 来源:玉溪日报 字数:2952
     中医药和中医理疗服务是新平县戛洒镇新寨村卫生室的特色项目。
    玉溪市中医医院民族民间医药科采用民间流传的草药和中药相结合的方法治疗疾病。
□  本报记者  黄思敏  文/图
    
    近年来,为筑牢“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思想根基,进一步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纵深发展,玉溪市卫生健康系统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与疫情防控、爱国卫生运动、综合医改、医疗服务能力提升、中医药发展等工作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卫生健康行业优势,努力为全市各民族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题,让健康玉溪建设福祉惠及全市各民族群众。
   
筑牢健康防护屏障
多措并举守护群众
    生命至上,彰显担当。2020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市卫生健康系统闻令而动,疫情防控措施精准有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以2021年统计数据为例:自疫情发生以来,市级财政累计投入经费1323万元统筹疫情防控;累计投入资金4900万余元规范发热门诊13个;全年累计排查涉疫人员数据44.9万条,核酸检测筛查阴性4.9万人;24家医疗卫生机构具备核酸检测能力,最大日单检能力超过5.6万人份;累计设置新冠肺炎疫苗接种点92个,全市1100余名医护人员参与疫苗接种服务工作,累计接种人群超200万人;选派医疗队4批165人驰援各地疫情防控工作,为夺取疫情防控重大成果作出了玉溪贡献。
    全市卫生健康系统统筹推进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投入“以奖代补”经费2400万元,完善农贸市场、公共厕所、洗手台等重点设施建设,以持续提升各民族地区人居环境助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
    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加大妇幼健康学科建设,为全市各民族不断提供优质妇幼保健服务。截至2021年底,全市已建成8个县级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8个县级危重儿童救治中心,全市孕产妇死亡率5.88/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4.64‰,婴儿死亡率3.00‰,主要妇幼健康指标优于全省平均水平。加大对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妇女健康关爱力度,2015年以来累计完成20至64岁妇女常见病筛查1055932人、乳腺癌免费筛查63059人、宫颈癌筛查174108人、HPV筛查52669人。
    在保障少数民族儿童健康及老龄服务工作方面,2021年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率达96.65%,新生儿听力筛查率达99.51%,0至6岁儿童视力健康电子建档率达97.93%,0至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达97.41%。全市老年人健康素养水平达18%,98%的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签订医疗卫生服务协议。
    认真落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进医疗系统”工作要求,深入基层一线民族地区开展公益性义诊服务。自2015年以来,累计派出义诊专家团队200余次,深入全市各乡(镇、街道)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和“健康中国行义诊”等活动,为民送医送药送健康,服务人群达2.3万余人次。通过政策宣传、健康咨询、义诊服务等形式,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普及健康知识,不断丰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内容,唱响民族团结进步之歌。

推动中医药发展
促进民族大团结
   “民族民间医药科采用民间流传的草药和中药相结合的方法治疗疾病,尤擅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四肢骨折、脱位的手法复位及风湿类疾病,且疗效显著。”玉溪市中医医院民族民间医药科主任医师龙启顺一边给患者诊治,一边介绍。江川患者杨绍坤为了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来到玉溪市中医医院就医,他说,自己是经朋友介绍过来的,龙医生的诊治很到位,不打针、不开刀、没有副作用的纯中医治疗让他觉得安全又有效。
    为加快推进中医药发展,目前我市已建立由26个成员单位组成的玉溪市中医药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制定《玉溪市中医药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中共玉溪市委玉溪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等鼓励政策,积极争取8个市、县级中医医院新改扩建项目。截至目前,已有4个投入使用。同时,围绕“院有专科、科有专病、病有专药、人有专长”建设重点中医特色专科专病目标,建有国家级重点专科2个、省级11个、市级22个。
    元江县中医医院成立于1983年,除承担该县医疗服务外,还承担着新平、红河等地部分群众的医疗健康服务。近年来,该院不断加快中医药发展,目前拥有针灸推拿科、骨伤科、脾胃病科、肛肠科等5个市级中医临床重点专科,每个专科都有3个以上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同时,该院与省级中医院合作,在院内设立“祁跃明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等多个专家基层工作站,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预防及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玉溪有着较为深厚的中医药发展传承和群众基础。近年来,全市卫生健康系统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统筹兼顾各民族群众看病用药需求,加速推进中医药能力建设,收集民族民间医药的单方、验方,大力发展院内制剂,在满足群众就医需求的同时,使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作用得到彰显,中医药事业发展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的“粘合剂”。
    
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绽放民族团结之花
    峨山县小街卫生院承担着辖区内81个自然村21602人的医疗卫生服务工作。2010年,小街卫生院基本处于“零处方、零病人”的瘫痪状态。为改变这一状态,峨山县以县人民医院托管乡(镇、街道)卫生院的形式,带动基层医疗机构快速发展。自2013年实行县、乡、村紧密型医共体一体化管理后,小街卫生院基本医疗从2010年的“零处方、零病人”到2021年的门诊人次突破11万,住院病人达到700余人次,彻底改变了当地群众看病难问题。
    小街卫生院是我市提升医疗服务能力的一个缩影。为服务好各民族患者,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将懂少数民族语言的医护人员编入“双语队”,在前台咨询、住院病房查房、门诊就诊中,为少数民族患者提供翻译沟通服务,促进医患沟通交流。同时,推进“互联网+医疗”工作,推动“云健康”App、“健康玉溪”App上线运行及85家医疗机构上线,注册用户达上万余人,极大地方便各民族群众线上挂号就医。截至目前,玉溪市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已完成76个乡镇级外联点部署,累计接诊3364次;玉溪市儿童医院微信公众号挂号服务辐射少数民族地区患者2130人。  
    此外,我市还积极做好对口联系帮扶点的健康服务工作。2015年以来,市卫生健康委选派优秀干部6批次开展驻村帮扶工作,累计投入资金200万余元对元江县、峨山县开展帮扶。玉溪市中医医院对12家民族地区医疗单位开展对口帮扶,共派出对口帮扶医护人员197人次。玉溪市第二人民医院派出专家356人次,深入各乡(镇、街道)开展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治疗指导工作140余次,指导培训基层精防人员2600余人,服务患者和公众2181人次。玉溪市儿童医院加强儿童专科对口帮扶,先后接收来自峨山、新平、元江及西双版纳等6个少数民族地区医院进修人员12人,下派骨干医师6人到合作单位对口支援,重点扶持儿科发展。与此同时,玉溪市人民医院和玉溪市儿童医院还积极开展跨州(市)合作。2018年至今,仅墨江籍门诊就诊患者就达2万余人次,出院患者3268人次,涉及科室37个。
    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进医疗系统”工作中,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在筑牢健康防线、推动中医药发展、提升医疗服务能力等方面贡献了医者力量,绽放出民族团结之花。下一步,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将不断提高医院服务质量及医疗技术水平,为各民族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扬帆远航。
玉溪日报社版权所有  滇ICP备:08100907号-4  滇公网安备:53040202000160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877-2058846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77-2058846  举报邮箱:1470154883@qq.com
地址:玉溪市玉兴路120号玉溪日报社  邮编:653100  电话:0877-2052127  传真:0877-2052127
技术支持:玉溪网  站长统计